常见呼吸病分类及核心特征解析
一、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起病急,多与病原体感染相关)
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青岛呼吸科遇见的最常见类型,尤其在季节交替、免疫力下降时高发,可通过飞沫传播,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易受影响。
1.普通感冒(急性鼻炎)
◦病原体:多为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少数为细菌;
◦症状:以鼻部症状为主 —— 鼻塞、流涕(初期清涕,后期变稠)、打喷嚏,可伴随咽痛、低热(<38℃)、乏力,一般无明显咳嗽或喘息,病程 5-7 天自愈;
◦特点:全身症状轻,无需抗生素治疗,过度用药反而可能引发副作用(如头晕、胃肠道不适)。
1.急性支气管炎
◦诱因:病毒感染(占 70%-80%)、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或冷空气、烟雾刺激诱发;
◦症状:初期类似感冒(鼻塞、咽痛),随后出现剧烈干咳(夜间加重),1-2 天后可咳出白色黏液痰,部分患者伴低热(38℃左右)、胸闷,无呼吸困难;
◦特点: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胸片多正常,病程 1-2 周,若持续咳嗽超过 3 周,需排查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炎。
1.肺炎(肺部感染性炎症)
◦分类:按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肺炎(最常见,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病毒性肺炎(如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青少年高发);
◦典型症状:高热(38.5℃以上,伴寒战)、咳嗽(咳脓痰、血痰,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咳铁锈色痰)、胸痛(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呼吸困难,老人可能仅表现为嗜睡、食欲差(无明显高热);
◦风险: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脓胸、呼吸衰竭,尤其老年人、有基础病(糖尿病、心衰)者需住院治疗。
1.流行性感冒(流感)
◦病原体:甲型、乙型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流行毒株不同);
◦症状:全身症状重,呼吸道症状轻 —— 突发高热(39-40℃)、头痛、肌肉酸痛(腰背、四肢明显)、乏力,可伴随咽痛、干咳,部分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儿童多见);
◦特点:传染性强(通过飞沫、接触传播),易引发并发症(如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高危人群(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需在发病 48 小时内服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
二、慢性呼吸道疾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影响肺功能)
青岛慢性呼吸道疾病医院发现慢性呼吸道疾病多由长期刺激(吸烟、污染)、过敏或感染迁延所致,患者常出现 “反复咳嗽、咳痰、喘息”,随病程进展可能导致肺功能不可逆下降。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阻肺)
◦核心诱因:长期吸烟(占 80%-90%)、空气污染、职业粉尘(如煤矿、纺织业);
◦典型症状:“进行性呼吸困难”—— 初期仅活动后气短(如爬楼梯、快走),后期静息时也呼吸困难;伴随长期咳嗽(晨起为重)、咳白色黏液痰,冬季易因感冒诱发急性加重(痰量增多、变黄,呼吸困难加剧);
◦特点:不可逆的气流受限,需通过肺功能检查(FEV1/FVC<70%)确诊,晚期可能发展为肺心病(右心衰竭,表现为下肢水肿、腹胀)。
1.慢性支气管炎
◦诊断标准:每年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持续 3 个月以上,连续 2 年以上,排除其他呼吸病(如肺结核、肺癌);
◦症状:以 “咳痰” 为核心,痰液多为白色泡沫状,清晨排痰较多(夜间痰液积聚),若合并感染,痰量增多、变稠或带血丝;
◦关联:长期不控制易进展为慢阻肺,需戒烟、预防感冒,减少急性发作频率。
1.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儿童时期反复肺炎(如麻疹、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后遗症,导致支气管结构破坏(扩张、变形);
◦典型表现:“反复咯血”(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咳大量脓痰(每日可达数百毫升,痰液分层:上层泡沫、中层黏液、下层脓液),伴随长期咳嗽、呼吸困难;
◦风险:易反复肺部感染,需定期排痰(体位引流,如侧卧拍背),咯血时需紧急止血治疗,避免窒息。
三、过敏性 / 变态反应性呼吸病(与过敏体质相关,接触过敏原诱发)
这类疾病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多有明确过敏原(如花粉、尘螨),春秋季高发,儿童、青少年及过敏体质者多见。
1.支气管哮喘(哮喘)
◦诱因:过敏原(尘螨、花粉、宠物毛发)、冷空气、运动、情绪激动;
◦典型症状:“突发喘息”—— 呼吸时伴喉鸣或哨笛音,夜间 / 凌晨发作频繁;发作时胸闷、咳嗽(干咳或少量白痰),严重时端坐呼吸(无法平躺);
◦特点:可逆的气流受限,发作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可快速缓解,需长期用吸入激素(如布地奈德)控制,避免发展为 “难治性哮喘”。
1.过敏性鼻炎(变应性鼻炎)
◦虽属于鼻部疾病,但常与哮喘 “同根同源”(合称 “过敏性鼻支气管炎”);
◦症状:接触过敏原后突发鼻痒、阵发性打喷嚏(一次 3-5 个)、流清水样涕,可伴随眼睛痒、流泪,症状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脱离过敏原后缓解;
◦危害:长期鼻塞可能导致张口呼吸(尤其儿童,影响颌面部发育),且易诱发哮喘发作,需规范使用鼻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治疗。
1.过敏性肺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
◦诱因:吸入有机粉尘(如农民接触发霉稻草→“农民肺”,养鸟者接触鸟粪→“鸟粪肺”);
◦症状:接触过敏原后 4-6 小时出现发热、咳嗽(干咳)、胸闷、呼吸困难,脱离过敏原后症状逐渐缓解;若长期反复接触,可能发展为肺纤维化(不可逆肺损伤);
◦诊断:需结合职业史、过敏原检测,避免接触过敏原是关键治疗措施。
四、肺部结构 / 间质疾病(影响肺组织深层,多与环境、自身免疫相关)
这类疾病病变累及肺间质(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或肺结构,早期症状隐匿,易被忽视,后期可能导致严重肺功能障碍。
1.肺纤维化(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病因:多数不明(特发性),少数与长期吸入粉尘(如矽肺)、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相关;
◦症状:隐匿起病,初期仅活动后气短,逐渐加重至静息时呼吸困难;伴随干咳(无痰)、乏力、体重下降,肺部听诊可闻及 “Velcro 啰音”(类似撕开尼龙粘扣的声音);
◦预后:进展快,平均生存期 3-5 年,需通过高分辨率 CT(HRCT)确诊,目前无根治方法,以延缓进展、改善症状为主。
1.肺脓肿
◦病因:多由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厌氧菌)引起,常因口腔感染(如牙周炎)、异物吸入(如醉酒后呕吐物吸入)诱发;
◦症状:高热(39-40℃,伴寒战)、咳大量脓臭痰(因厌氧菌感染,痰液有腐臭味)、胸痛、乏力,部分患者出现咯血;
◦治疗:需长期抗生素治疗(6-8 周),必要时通过穿刺引流排出脓液,避免迁延为慢性肺脓肿。
五、其他常见呼吸病(涵盖肿瘤、胸腔疾病等特殊类型)
1.肺癌(肺部恶性肿瘤)
◦高危因素:长期吸烟(吸烟指数>400 年支,即每天吸烟支数 × 吸烟年数)、二手烟、空气污染、家族史;
◦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可能仅表现为 “刺激性干咳”(持续 2 周以上)、痰中带血(少量血丝,间断出现)、胸痛(隐痛或钝痛),晚期出现呼吸困难、体重骤降、声音嘶哑;
◦关键:早期发现(低剂量 CT 筛查)是提高治愈率的核心,40 岁以上高危人群建议每年做一次肺部 CT。
1.胸腔积液(胸水)
◦病因:多种疾病均可引发,如肺炎(感染性胸水)、肺癌(癌性胸水)、心衰(漏出性胸水)、肝硬化(低蛋白血症胸水);
◦症状:少量胸水无症状,中大量胸水表现为呼吸困难(平躺时加重)、胸痛(刺痛,随呼吸加重)、咳嗽(干咳);
◦诊断:通过胸部超声或 CT 确诊,抽取胸水检查可明确病因(如癌性胸水多为血性,找到癌细胞可确诊)。
1.气胸(肺大泡破裂)
◦诱因:瘦高体型青少年(自发性气胸)、肺部基础病(如慢阻肺、肺大泡)、剧烈运动或咳嗽;
◦典型症状:突发一侧胸痛(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短)、呼吸困难(程度与气胸量相关,大量气胸可出现端坐呼吸)、干咳;
◦风险:张力性气胸可能导致休克,需紧急排气治疗,复发率较高,必要时手术切除肺大泡。
呼吸病的核心预防与预警原则
1.预防优先:戒烟(包括二手烟)是降低慢阻肺、肺癌风险的关键;过敏体质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如春秋季戴口罩、定期除螨);流感季节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老人、慢性病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2.早期识别:若出现 “持续咳嗽超 2 周”“痰中带血”“活动后气短”“突发胸痛 / 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通过胸片、CT、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
3.规范治疗:青岛慢性呼吸病医院(如哮喘、慢阻肺)需长期规律用药,不可自行停药(如哮喘患者停用吸入激素易导致急性发作);感染性呼吸病(如肺炎)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避免耐药性。
青岛呼吸病治疗医院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如东路7号
青岛呼吸病治疗医院电话:400-63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