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第六险” 覆盖下,高龄护理院的这些服务能走医保了(附报销攻略)

732

圣德嘉朗

17
07月
2025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能老人数量不断增加,长期照护需求日益迫切。在此背景下,被称为 “第六险” 的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为高龄失能老人的照护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如今,在 “第六险” 的覆盖下,青岛高龄护理院的诸多服务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极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专门为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导致失能的人员提供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自 2016 年我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以来,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试点范围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已覆盖全国 49 个城市,参保人数超过 1.8 亿人,越来越多的高龄失能老人从中受益。


在高龄护理院中,能够享受医保报销的服务种类丰富多样。在生活照料方面,如协助失能老人进行穿衣、洗漱、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的服务,部分地区已纳入医保报销范畴。以江苏南通为例,被评定为重度失能的老人,由定点协议机构提供的上门清洁护理服务,可通过长护险报销,有效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


医疗护理服务更是长护险报销的重点。青岛护理院为老人提供的基础医疗监测,包括每日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测量服务,若符合当地长护险规定,费用可按比例报销。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像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其在护理院接受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如用药指导、病情监测等,也能享受医保报销。例如,在上海的部分高龄护理院,为糖尿病老人制定的个性化血糖监测与用药方案服务,参保老人可通过长护险报销大部分费用。


康复训练服务在促进失能老人身体机能恢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同样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物理康复训练中的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项目,作业康复训练里针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如穿衣、洗漱训练等,以及认知康复训练,如对认知障碍老人进行的记忆训练、语言训练等,只要在长护险指定的服务项目和标准内,均可按规定报销。在广州的一些护理院,中风偏瘫老人接受的专业物理康复训练,通过长护险报销后,个人负担费用大幅降低。


了解了可报销的服务项目,掌握报销攻略至关重要。首先,老人需要进行失能等级评估,这是享受长护险待遇的前提条件。国家医保局印发的《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机构定点管理办法 (试行)》对评估流程和标准进行了规范。老人或其家属可向当地指定的评估机构提出申请,评估机构会综合考虑老人的疾病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失能等级。一般来说,失能等级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护理服务和报销标准。


在申请报销时,需准备好相关材料。通常包括老人的医保卡、身份证、长护险参保凭证、失能等级评估报告、护理服务费用发票及明细清单等。材料准备齐全后,根据当地规定的报销流程进行申请。部分地区支持在护理院直接进行医保结算,即老人在接受护理服务后,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费用,医保报销部分由护理院与医保部门直接结算;而有些地区则需要老人或家属先行垫付费用,然后携带材料到医保经办机构办理报销手续。


以北京为例,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医保定点高龄护理院后,可在护理院的医保结算窗口,出示医保卡等相关证件,办理费用结算,长护险按规定比例报销费用。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可能需要家属将相关材料提交至当地乡镇的医保服务站进行报销申请。


此外,不同地区的长护险报销比例和限额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报销比例在 50% - 80% 左右,每月报销限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例如,在江苏南通,入住医疗机构的 5 级失能人员,每天可凭长护险待遇抵扣 70 元的服务费用;4 级至 2 级失能人员,分别可享受 50 元 / 天、40 元 / 天的抵扣待遇。在上海,部分试点区域对符合条件的老人,长护险报销比例可达 70% - 80%。


“第六险” 长期护理保险的推行,为高龄失能老人在护理院接受专业照护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持。通过了解可报销的服务项目及掌握详细的报销攻略,老人及其家属能够更好地利用这一政策福利,让失能老人在护理院得到优质、经济实惠的照护服务,提升晚年生活质量 。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免费预约参观